黎汝遠先生於地產及投資界有"摸王"之稱, 與鄭躬洪先生一樣以擅於短炒物業聞名, 藉「摸」貨(未完成交易已轉售)獲利甚豐,現手持商廈及住宅物業價值逾6億元。
作為一名資深的投資者,由於他的投資眼光極為準確,所以他於地產物業市場的動向一直都是傳媒的追訪對象以及他對物業市場的看法都能起一定的
作為一名資深的投資者,由於他的投資眼光極為準確,所以他於地產物業市場的動向一直都是傳媒的追訪對象以及他對物業市場的看法都能起一定的
指標作用。
黎汝遠指出,「買賣物業如打功夫,所謂南拳北腳,各有所長」,而他本人則傾向短炒。他說,短炒一個好處是不用長時間坐貨,且適合較少資金,而可以投資較多物業,而短時間售出單位後,便不怕市場波動。
短炒可避市場波動
要做到這樣,則要趁勢,如近期銀行利息低企,樓市活躍,便相當適合短炒物業。他本人較喜歡投資商廈和低價物業,前者在完成交易前不用付印花稅,而200萬元以下住宅的印花稅只要100元,對小投資者也適合。
另外,也有長時間合作,形成默契的經紀做幫手,入貨和出貨便要快,如此則不可吝嗇佣金。
黎續說:「短炒一定要趁勢和夠膽,但當市勢不利時便要壯士斷臂,如此才可減低風險。」
以下是節錄自他對被稱為炒家的看法:
http://janproperties.com/newsDetail.aspx?subjectid=83
憑誰來定位
定位?為甚麼(為誰)定位呢?是為活躍參與樓市買賣的一群人定位,更是一種平反,是不平鳴。時有所聞者,張三抱怨:「班炒家夾硬炒高D樓價,飽食遠颺之後,累死真正用家買貴樓」;李四又鬧:「樓價狂升,扯高通漲,攪到銀行猛咁加息,打工仔供樓供到斷氣,最衰就係班炒家」。
讀 者們,究竟何謂「炒家」,與「投資者」有甚麼分別呢?筆者有以下愚見,首先要多謝《超級睇樓王》給本欄命名『投資者言』,筆者對自己身為投資者的角色從沒 質疑。「投資」,意指入市前經過深思熟慮、分析市況、評估風險、按時制策,然後投放真金白銀,考驗自己智慧及眼光,最後輸贏賺蝕便是一份成績清單,反映出 決定的錯與對;
「炒家」,在香港文化而言,是代表著以少博多、跟風駛舵,但求過水濕腳搵快錢的一群。深入一點,有前輩教誨,炒家類似千門八將中的「謠將」,(謠:指各類不論正反的情報調查蒐集與散播者),成敗取決於好彩和符碌與否,具濃厚博彩成份且帶「偏門」味道。
短線投資者
傳 媒總愛稱筆者為炒家,甚至「大炒家」,有時候真不知該好嬲還是好笑,亦分不清是褒是貶。然而想深一層,這正是本地文化之一種,「但求過癮,不求甚解」,我 輩短線投資者實在不應為此糾纏神傷,反正炒家好、投資者也好,都不外乎稱號一個,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市場中的絕對性存在價值和對社會作出的隱性貢獻:
舉個例,假如樓價下跌兩成,加上發展商新盤供應不絕,一般用家怕蝕而根本不敢入市,相反短線投資者(尤指摸貨而言)在權衡利害之後夠膽勇於接貨,締造成交個案,凝聚承接力,間接舒緩樓價下調壓力,最終真正受益者乃是全港業主;
當 然不能否定短炒本身本小利大的特性,但這是高風險的正比回報而已,正如筆者投資貝沙灣大賺特賺,同時也有睇錯市如映灣園般需壯士斷臂的慘烈敗績,說明一般 人心目中的炒家亦不過較為積極進取之常人矣,希望大家不要再被這個香港土產名詞(炒家)所導,誤以為炒家等同食人唔骨的大鱷,正如像筆者本身,不少出貨 個案均留有一定水位,而且從不愛開天殺價,關鍵處只是下手接貨者能否把握落車最佳時機而已。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