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成先生於1948年出生,是一名成功香港商人,為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0408.HK)創辦人、主席及董事總經理、及旗下公司董事。是葉容先生兒子、葉鳳娟女士及葉子軒先生之兄。
葉志成於1971年一手創立“恆昌行”並涉足化工行業,因為對香港精細化工工業的突出貢獻,獲得了香港青年工業企業家獎,被譽為“香港化工大王”。2006年成立「葉志成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致力於中國助學、香港關心弱勢社群兩方面,回饋社會。
創立“恆昌行”以來,他一步一個腳印,率領他的團隊以每年8000萬港元的增長速度,將葉氏化工企業發展成為一家年銷售額超54億港幣的香港上市公司。集團集天拿水、特種上光油、油漆、單體溶劑、潤滑油、油墨、樹脂等七大核心業務,專業從事精細化工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擁有“紫荊花”漆、“洋紫荊”油墨、“力士”潤滑油與“博高”潤滑油等多個知名品牌,紫荊花漆在全國擁有超過1800家專賣店。並初步完成在大陸15家現代化生產制造基地的工業布局。
因對香港精細化工工業的突出貢獻,葉志成獲得香港青年工業企業家獎,被譽為“香港化工大王”。
創業
1971年,集團創始人葉志成和妹妹葉鳳娟在香港西營盤一個占地僅40尺的小門店,起名“恆昌行”,自此開始葉氏化工最早的石化業務。開始的業務模式就是買進大桶化工原料,分裝之後推著自行車一家一家工廠地“行街”推銷……時至今日,已漸退幕後的葉志成先生還清晰記得恆昌行首月的銷售額——4080元。
在跟工廠逐漸熟悉之後,葉志成很快發現這些工廠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天拿水(香蕉水),於是他們開始做天拿水的生意;而後來又發覺這些工廠用天拿水來調和油漆時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因為條件所限,往往也很難分清問題到底出在哪一環。聰明的葉志成於是又找到工廠負責人說,干脆你們的油漆也從我這裡拿吧,這樣出了任何問題,你們只要找我就行。憑借此前積累的信譽度,不少客戶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紫荊花油漆應市誕生……沒有豪言壯志,沒有宏偉藍圖,只是憑借自己敏銳的市場觸覺,創始人積極嘗試並牢牢把握住了每個市場機會,並憑借“勤可補拙”和“誠可取信”的創業宗旨,不斷獲得進步,當年的恆昌行也開始逐漸成長壯大。
1991年,葉氏化工在香港成功上市,這將葉氏化工帶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從一家家族企業發展到上市公司,葉氏三兄妹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成功地向企業管理者角色轉變,以更開放的心態了解外界、接受多方面的意見和看法;另一方面,也逐漸適應形勢需要,引入許多優秀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和相關人才,隨市場變化不斷調試企業管治結構,建立科學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操作更加規範也更加高效;而上市公司的身份使得葉氏化工集團的融資渠道暢通很多,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合作伙伴。
然而上市之後,更多的錢,更多的機會也曾讓葉氏化工“迷失”過一段時間。
1991上市之初,資金充沛,葉氏化工業務曾出現了多元化趨勢,集團涉足了貿易、儲罐等業務領域。這使得公司當時的負債率曾一度超過100%的警戒線。為了解決銀行負債過高的問題,公司管理者開始反思,並於1996年公司開始著手業務重整,將一些與化工主業無關的業務相繼剝離。如其中對貿易業務的剝離,盡管1996年時集團的化工貿易占到整個公司業務的30%~40%,但考慮到其起伏性大影響整個集團的穩定,葉志成仍毅然將其剝離。當年這一“壯士斷腕”般的舉動令很多人不解,但它恰恰卻幫助葉氏化工成功躲過此後一劫——化工貿易剝離之後,葉氏化工的負債率大幅下降,從而在緊隨其後到來的97金融風暴中,有效避免了企業因為負債率過高而破產倒閉的危險。也正因如此,風暴過後葉志成先生總結經驗,鄭重提出了“專注本業”的口號。他表示:“如沒有1996年的業務重整,我們就可能挺不過這場金融風暴,也就可能沒有葉氏企業今天的發展。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很多香港公司或3、5個月,或1、2年就垮掉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其發展偏離了本業,進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因此,我們總結多年發展經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本業!”
1997年對於葉氏化工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香港回歸祖國;這一年葉志成先生提出了“專注本業”的口號;這一年經歷了金融風暴歷練的“葉氏化工”步入了長達5年的調整期。
首先,針對紫荊花漆當時在海南島、濟南、長春、蘇州、無錫、汕頭等地區,與當地合作伙伴分別合作建廠,因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戰,結果出現互相搶奪市場、互相傾軋的不良現像,葉氏化工決定收回分散的經營權。至此,紫荊花漆實現了全國統一管理、統一品牌推廣,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正軌。其次,也是這5年內,葉氏化工明確了“專注中國市場”的戰略。葉氏化工上市之後曾有段時間在國內不斷開廠擴張,並將目標客戶鎖定在台商和港商,但1995年以後,這類客戶發展速度明顯放慢,葉氏化工投資新建的許多工廠出現了“吃不飽”的現像,業務發展前景不明。與此同時,葉氏化工也嘗試開拓海外市場,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都設立工廠,還在新加坡設了貿易公司,而後來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葉志誠先生的弟弟,集團副主席葉子軒先生就在當時考察完越南市場後,提交了一份分析報告,明確分析了市場狀況:“越南是有潛力的市場,但不是今天的市場,相對於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越南市場規模太小;而且競爭對手多是華僑,他們在東南亞地區做生意更內行、更擅長。”於是,經過5年的梳理和養精蓄銳,葉氏化工發展逐漸明確了方向,集中力量在中國市場,並積極調整,蓄勢待發。
2001年,調整期後的葉氏化工集團再次遭遇了金融危機的考驗。但這一次公司憑借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穩健的市場策略,不但順利度過了危機,更通過市場汰弱留強,使自身主營業務的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整體亦獲得了平穩快速的增長。至此,葉氏化工正式步入了發展快車道。時至今日,葉氏化工集團總員工總數已近5000人,市值達50億,2011年銷售額預期將超過80億,而2013年每年銷售額更預期將突破100億,相信公司的市值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談及企業成功的秘訣時,集團主席葉志成先生這樣表示:“作為資歷最老的一名員工,我深深感受到,過去40年間,我們賴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首先是‘人和’二字。我何其有幸在創業歷程中,得到了無數人的幫助,特別是我們的管理團隊,以及很多很多的同事共同攜手,心無旁貸,一起打拼。因此,對外我們奉行謙厚及守信;對內,我們視員工為公司命脈,尊重及關愛他們。同時我們也在企業內部倡導一種‘小老板’制度和文化——通過實施獎評計劃,對每位員工的績效進行定期考核,鼓勵員工成為企業的小老板,以小老板的專注,投入企業營運中,並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掛鉤。我們另一個重要的成功要素——‘渴才’,即視人才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禮賢下士,量才而用,並努力為我們的員工提供公平、寬松和具有發展前景的職業空間,期待在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之間獲取最佳平衡與共贏效果;我們也始終秉承‘專注’的信念,以專注、專業的態度在化工領域內深耕細作,成立接近四十年至今,只從事生產及銷售溶劑、塗料及潤滑油的核心業務,將力量集中在我們最擅長和最熟悉的領域。經驗也表明,因為我們專注於一項業務,所以一定會看長線,而長線的策略每每能平衡當下決策,從而帶領我們跨過一個又一個經濟難關。”
葉志成於1971年一手創立“恆昌行”並涉足化工行業,因為對香港精細化工工業的突出貢獻,獲得了香港青年工業企業家獎,被譽為“香港化工大王”。2006年成立「葉志成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致力於中國助學、香港關心弱勢社群兩方面,回饋社會。
創立“恆昌行”以來,他一步一個腳印,率領他的團隊以每年8000萬港元的增長速度,將葉氏化工企業發展成為一家年銷售額超54億港幣的香港上市公司。集團集天拿水、特種上光油、油漆、單體溶劑、潤滑油、油墨、樹脂等七大核心業務,專業從事精細化工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擁有“紫荊花”漆、“洋紫荊”油墨、“力士”潤滑油與“博高”潤滑油等多個知名品牌,紫荊花漆在全國擁有超過1800家專賣店。並初步完成在大陸15家現代化生產制造基地的工業布局。
因對香港精細化工工業的突出貢獻,葉志成獲得香港青年工業企業家獎,被譽為“香港化工大王”。
創業
1971年,集團創始人葉志成和妹妹葉鳳娟在香港西營盤一個占地僅40尺的小門店,起名“恆昌行”,自此開始葉氏化工最早的石化業務。開始的業務模式就是買進大桶化工原料,分裝之後推著自行車一家一家工廠地“行街”推銷……時至今日,已漸退幕後的葉志成先生還清晰記得恆昌行首月的銷售額——4080元。
在跟工廠逐漸熟悉之後,葉志成很快發現這些工廠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天拿水(香蕉水),於是他們開始做天拿水的生意;而後來又發覺這些工廠用天拿水來調和油漆時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因為條件所限,往往也很難分清問題到底出在哪一環。聰明的葉志成於是又找到工廠負責人說,干脆你們的油漆也從我這裡拿吧,這樣出了任何問題,你們只要找我就行。憑借此前積累的信譽度,不少客戶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紫荊花油漆應市誕生……沒有豪言壯志,沒有宏偉藍圖,只是憑借自己敏銳的市場觸覺,創始人積極嘗試並牢牢把握住了每個市場機會,並憑借“勤可補拙”和“誠可取信”的創業宗旨,不斷獲得進步,當年的恆昌行也開始逐漸成長壯大。
1991年,葉氏化工在香港成功上市,這將葉氏化工帶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從一家家族企業發展到上市公司,葉氏三兄妹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成功地向企業管理者角色轉變,以更開放的心態了解外界、接受多方面的意見和看法;另一方面,也逐漸適應形勢需要,引入許多優秀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和相關人才,隨市場變化不斷調試企業管治結構,建立科學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操作更加規範也更加高效;而上市公司的身份使得葉氏化工集團的融資渠道暢通很多,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合作伙伴。
然而上市之後,更多的錢,更多的機會也曾讓葉氏化工“迷失”過一段時間。
1991上市之初,資金充沛,葉氏化工業務曾出現了多元化趨勢,集團涉足了貿易、儲罐等業務領域。這使得公司當時的負債率曾一度超過100%的警戒線。為了解決銀行負債過高的問題,公司管理者開始反思,並於1996年公司開始著手業務重整,將一些與化工主業無關的業務相繼剝離。如其中對貿易業務的剝離,盡管1996年時集團的化工貿易占到整個公司業務的30%~40%,但考慮到其起伏性大影響整個集團的穩定,葉志成仍毅然將其剝離。當年這一“壯士斷腕”般的舉動令很多人不解,但它恰恰卻幫助葉氏化工成功躲過此後一劫——化工貿易剝離之後,葉氏化工的負債率大幅下降,從而在緊隨其後到來的97金融風暴中,有效避免了企業因為負債率過高而破產倒閉的危險。也正因如此,風暴過後葉志成先生總結經驗,鄭重提出了“專注本業”的口號。他表示:“如沒有1996年的業務重整,我們就可能挺不過這場金融風暴,也就可能沒有葉氏企業今天的發展。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很多香港公司或3、5個月,或1、2年就垮掉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其發展偏離了本業,進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因此,我們總結多年發展經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本業!”
1997年對於葉氏化工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香港回歸祖國;這一年葉志成先生提出了“專注本業”的口號;這一年經歷了金融風暴歷練的“葉氏化工”步入了長達5年的調整期。
首先,針對紫荊花漆當時在海南島、濟南、長春、蘇州、無錫、汕頭等地區,與當地合作伙伴分別合作建廠,因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戰,結果出現互相搶奪市場、互相傾軋的不良現像,葉氏化工決定收回分散的經營權。至此,紫荊花漆實現了全國統一管理、統一品牌推廣,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正軌。其次,也是這5年內,葉氏化工明確了“專注中國市場”的戰略。葉氏化工上市之後曾有段時間在國內不斷開廠擴張,並將目標客戶鎖定在台商和港商,但1995年以後,這類客戶發展速度明顯放慢,葉氏化工投資新建的許多工廠出現了“吃不飽”的現像,業務發展前景不明。與此同時,葉氏化工也嘗試開拓海外市場,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都設立工廠,還在新加坡設了貿易公司,而後來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葉志誠先生的弟弟,集團副主席葉子軒先生就在當時考察完越南市場後,提交了一份分析報告,明確分析了市場狀況:“越南是有潛力的市場,但不是今天的市場,相對於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越南市場規模太小;而且競爭對手多是華僑,他們在東南亞地區做生意更內行、更擅長。”於是,經過5年的梳理和養精蓄銳,葉氏化工發展逐漸明確了方向,集中力量在中國市場,並積極調整,蓄勢待發。
2001年,調整期後的葉氏化工集團再次遭遇了金融危機的考驗。但這一次公司憑借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穩健的市場策略,不但順利度過了危機,更通過市場汰弱留強,使自身主營業務的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整體亦獲得了平穩快速的增長。至此,葉氏化工正式步入了發展快車道。時至今日,葉氏化工集團總員工總數已近5000人,市值達50億,2011年銷售額預期將超過80億,而2013年每年銷售額更預期將突破100億,相信公司的市值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談及企業成功的秘訣時,集團主席葉志成先生這樣表示:“作為資歷最老的一名員工,我深深感受到,過去40年間,我們賴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首先是‘人和’二字。我何其有幸在創業歷程中,得到了無數人的幫助,特別是我們的管理團隊,以及很多很多的同事共同攜手,心無旁貸,一起打拼。因此,對外我們奉行謙厚及守信;對內,我們視員工為公司命脈,尊重及關愛他們。同時我們也在企業內部倡導一種‘小老板’制度和文化——通過實施獎評計劃,對每位員工的績效進行定期考核,鼓勵員工成為企業的小老板,以小老板的專注,投入企業營運中,並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掛鉤。我們另一個重要的成功要素——‘渴才’,即視人才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禮賢下士,量才而用,並努力為我們的員工提供公平、寬松和具有發展前景的職業空間,期待在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之間獲取最佳平衡與共贏效果;我們也始終秉承‘專注’的信念,以專注、專業的態度在化工領域內深耕細作,成立接近四十年至今,只從事生產及銷售溶劑、塗料及潤滑油的核心業務,將力量集中在我們最擅長和最熟悉的領域。經驗也表明,因為我們專注於一項業務,所以一定會看長線,而長線的策略每每能平衡當下決策,從而帶領我們跨過一個又一個經濟難關。”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