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查良鏞 (Louis Cha) - 明報創辦人- 當代著名作家


查良鏞先生(1924年3月10日[4]-2018年10月30日)筆名金庸, 是香港當代的著名作家,新聞
學家, 企業家, 政治評論家,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香港大紫荊勛章獲得者, 莘人作家首富。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 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代宗師" 和"泰山北斗"! 自1950年代起,其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 、《鹿鼎記》等。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十五本小說中的十四本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新序》)。 1970年的《越女劍》未入對聯內。

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這亦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並在1980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他因其優秀的小說作品而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 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因病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壽94歲。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農曆甲子年二月初六)出生於浙江海寧袁花鎮新偉村,是海寧查氏第二十二代孫。海寧查氏為海寧縣袁花鎮之書香門第,藏書豐富,在浙西一帶聲望崇隆,明清年間共出22個進士,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更包括了金庸的直系祖先查升及查揆。其父查樞卿是當地大地主,自幼接受西式教育並畢業於震旦大學;其母名徐祿,與夫共共育有良鏗、良鏞、良浩、良棟、良鈺五子和良琇、良璇二女。 1937年日本入侵華南時,袁花鎮慘遭轟炸,徐祿於舉家逃難途中不幸得急病病逝。當時,13歲的金庸尚在嘉興讀書。查樞卿隨後再娶顧秀英為妻,他們又育有四子二女,四子分別是良鋮、良楠、良斌、良根,二女分別是良琪、良珉。


創辦報刊
1959年,查良鏞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報月刊》和《明報周刊》、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 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明報集團1991年度的盈利接近一億元,1991年明報集團香港上市後,他退出報業管理層,於是他從此去周遊列國、教書、靜修、遊山玩水、研經,他在1991年的《資本雜誌》的《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亦被譽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查良鏞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 1960年代,由於中蘇交惡,中國大陸安全無保障並面臨威脅,開始積極發展研究核武器,外交部長陳毅在1963年提出了“核褲論”:“當了褲子也要造核子!”。查於1964年在《明報》發表《要褲子不要核子》社評,反對在貧窮情況下造原子彈。左翼報紙《大公報》、《文匯報》、《新晚報》等以“反共反華”、“親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場”回應。直到最後陳毅出面製止了左派的攻擊。雖然明報系列並非激進刊物,但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查良鏞和《明報》公開對其持反對態度。在《明報月刊》40週年的撰文上,金庸也直言刊物是和文革對著幹,具體展現在紀錄彭德懷功績、出版吳晗的《謝瑤環》劇本,極力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和批判錯誤抨擊。查遂被香港左派分子罵為“漢奸”、“走狗”、“豺狼鏞”;更曾受死亡恐嚇,一度離開香港暫避。回港後一路受香港政府特別保護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


涉足政界
1973年春,查良鏞曾應中華民國政府之邀前往台灣,並與行政院院長蔣經國見面會談。文革結束後,金庸在1981年與1984年來到中國大陸訪問,並先後在北京與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和胡耀邦會談,是首位獲鄧小平單獨接見的香港人。隨後198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宣告成立,金庸作為委員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兼經濟體制起草小組成員。因香港政制方案乃基本法中最為核心且爭議最大,直至1988年方案尚未成型。 1988年,金庸與查濟民提出了備受爭議的“政制協調方案”(又稱“雙查方案”、主流方案)。這個方案相對當時各界所提出的眾多方案中比較保守,因而被認為有礙民主進程而得不到港人支持,查回港後有各種針對他的示威抗議發生。實際上查之本意為給民主派李柱銘、司徒華兩人留出餘地,但當天兩人沉默以示抗議,使得最為保守的這一方案得以通過,大出查氏所料。然中央人民政府當時認為正是底限所在,故其後作修改並被納入基本法使用至今。
1989年,北京發生了八九民運。 5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發布“首都戒嚴令”當天,查良鏞對解放軍武力鎮壓學生表示傷心,辭去基本法草委、諮委職務,結束了從政生涯。同年在《明報》創辦三十年慶祝茶會上宣布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集團董事長。


退休
1991年明報企業上市,查良鏞任董事長並簽訂三年服務合約,與於品海達成協議由智才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 1993年曾對香港總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進行筆戰,同年兩會期間赴北京訪問,並獲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接見。同年4月宣布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更將明報集團售予於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4年查良鏞返鄉參加嘉興一中90週年校慶並於嘉興高專興建“金庸圖書館”。圖書館落成後再斥資1400萬在西湖興建“雲松書舍”,供個人藏書、寫作和與文友交往雅集之用。 1996年秋當“雲松書舍”落成後,查良鏞改變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資興建的書舍,現已成為杭州的新旅遊景點,內藏金庸作品及手跡陳列室等。
2006年12月完成劍橋大學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製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Tang China, 618-762)。 2010年完成劍橋大學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

筆名由來
當年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時,曾想過筆名的問題。後來決定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金庸於2007年出版的《金庸散文》中亦有提到),成為“金庸”。這就成為了他的筆名。他還有“查理”、“姚馥蘭”、“樂宜”和“林歡”等筆名 。

發佈留言

0 留言